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,选择教学目标,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鸟的天堂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《鸟的天堂》教学设计1【教学目标】
1、理解课文内容,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。
2、通过理解课文,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,增强环保意识。
【教学重难点】
、理解课文内容,感悟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。
2、通过理解课文,感受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,增强环保意识。
【教法】
范读法、点拨法、动作演示法。
【学法】
朗读法、自主感悟法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设疑导入
同学们,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《鸟的天堂》这篇课文,当巴金爷爷游览完鸟的天堂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: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。他为什么会这样说?
(快速浏览课文,归纳总结。)
二、分组学习,完成任务
师:哪些自然段写了榕树美,哪些自然段写了鸟的多?
(小组协商选择学习的内容。)
1、出示各组学习目标:
⑴ 学习榕树美的部分。
⑵ 学习鸟多、快乐的部分。
2、学习要求:
⑴ 默读课文:
标画能体现榕树美的语句并在句子旁批注感受。
⑵ 把你标画的语句用心多读几遍,感悟榕树的美。
⑶ 组内交流标画的语句,谈感悟。
三、交流汇报,深谈感悟
1、感悟榕树美的有关句子:
⑴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。树叶真绿得可爱。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,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。
⑵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。
(突出树的奇特。)
⑶ 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。
生汇报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、修辞手法等谈感悟。
师小结:大榕树不仅美丽,生命力也是如此旺盛,因此巴金爷爷发出这样的赞叹:这美丽的南国的树。
2、感悟鸟的欢乐场面的有关句子:
⑴ 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。师:仅仅两句话作者就抓住了鸟的叫声、形状、颜色等特点,突出了一个众鸟欢腾的场面。巴金爷爷刚到这儿就看到这样的场面了吗?
(师生表演鸟儿一只只飞出的情景。)
⑵ 我们注意地看着另一只又飞起来了。
⑶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那歌声真好听。师:画眉鸟会唱什么歌呢?
(生汇报:歌唱环境美、生活幸福、人民爱护)
师总结:是啊,榕树因为有了鸟儿显得更加年轻,鸟儿因为有了榕树显得更加快乐,这里的人们很懂得爱鸟、互鸟,他们说:亲亲小鸟,给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;亲亲小鸟,给你一个自由呼吸休闲惬意的空间。于是一只小鸟飞来了,两只鸟儿飞来了,成千上万只鸟儿来到这里安居乐业,繁衍后代,难怪巴金爷爷说: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
四、思想渗透,激发情感
师:文章学到这儿,你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想说,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想说的话写出来吧!
(展示学生的感悟)
【课后反思】
每节课后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,才能找到差距,弥补不足。讲完《鸟的天堂》一课后,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真想用切身体会对我们的老师说:大胆地放开你的羁绊,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、合作的空间吧!
设计这节课时,我并没有想得太多,只是想省点力气,因为以往的课堂,我细致入微的讲解换来的总是学生的昏昏欲睡,这节课我就决定少讲,看看这帮孙猴子有多大的能耐。课上我让生分组学习课文内容,并出示学习目标,让生自己标画有关语句写出感悟。任务下达后,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,有的默读,有的已经开始标画语句,我不以为然,认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,但汇报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,学生不仅能抓住关键词谈体会,还能运用文中的写作手法使自己的感悟更具说服力,如生1说:从一簇簇这个词让我感到了榕树叶子的多,而树叶真绿得可爱拟人的手法,让我感觉到叶子的青翠欲滴,我很喜欢这绿色。生2说:我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,不留一点缝隙感受到榕树叶子重重叠叠,枝繁叶茂的样子,而那翠绿的颜色,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又使我感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,感觉到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活力,好像无数的精灵在跳舞。多精彩的发言,这是我意想不到的。教学中的一个个难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学生解决了,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。
精彩的发言来自于学生心灵与文本内容的碰撞,而这样的碰撞只有在无拘无束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。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松开羁绊,让我们的孩子在新课改的浪潮中飞跃与遨游吧!
《鸟的天堂》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:
《鸟的天堂》主要记叙了作者(巴金)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“鸟的天堂”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。这是一篇经典课文,然而,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,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。
学习目标:
1.学习本课3个生字,能正确读写本文的生词;
2.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;
3.默读课文,理解内容,感受文中描写的“鸟的天堂”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,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;
4.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,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、生动。
教学重难点:
1.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,积累、运用语言;
2.体会“鸟的天堂”的美。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,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,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。
教学准备:
1.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《鸟的天堂》的资料(文字、图片、音像等),开资料展示会。
2.多媒体课件。
教学时间:3课时
第一课时
一.自选目标,展示预习成果。
课前,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“预习要求”,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,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。课前5分钟,学生对照“预习要求”,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。课始,教师抽机检查,巩固预习所得。
(设计理念: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。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。预习成果的展示,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。)
二.整体感知课文。
1.交流自学感受: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、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。
2.速读课文: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 ……此处隐藏28385个字……
1、指名读课文,在有生字、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。
2、谈自己读的感受。
3、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。互相交流。
四、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:
“鸟的天堂”实际是写什么呢?
“鸟的天堂”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,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。
五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:
1、作者是怎么去“鸟的天堂”的?去了几次?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?第几次才真正见到“鸟的天堂”?
2、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,用笔画下来。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。
六、学习生字
1、指名读词读字。
2、指导书写难写的字。
3、抄写生字词语。
第二课时
一、引入:
同学们,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,一起来学习《鸟的天堂》。
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: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?第一次看到了什么?第二次看到了什么?
二、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,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:
1、自由读12-13自然段,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“鸟的天堂”什么特点?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?
2、当学生读到“应接不暇”一词时,问: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?
3、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?
4、学生读完后问: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,它可能在说什么呢?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,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?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——大榕树身上聚集。
三、学习第一部分:(课文7-8自然段的内容)
1、自由读这部分,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。(在7-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)。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。
2、小组讨论交流,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。
3、班级交流。
思考: “新的生命在颤动”指的是什么,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?
1)、学生讨论;
2)、交流并说明理由。
4、这么美,这么大的树!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?
指名读7-8自然段。评价。
教师读,读得怎样?读第12-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,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?
齐读。
四、写广告词
1、同学们读得很好,假如你是一只小鸟,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,你有什么感受呢?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?
2、学生写广告词。
七、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,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。但是,你们看,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?
八、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?
1、学生自由发言。联系环保意识谈。
2、小结课文。
教学反思:
1、以读为主,读中理解,读中感悟。
2、抓住文章的空白,让学生展开想象,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。
3、抓文章的重点段落,交流、探讨、指导。
《鸟的天堂》教学设计15一、创设情境,激发美感
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,请学生闭上双眼,想象一下:“鸟的天堂”应该是什么样的?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这个名字呢?学生发言之后总结:大家心目中的“鸟的天堂”都很美,那么作者经历的又是什么样的呢?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他一起去看看这《鸟的天堂》。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、 初读课文,请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,检查效果。
点拨:注意“颤”、“应接不暇”中“应”、“簇”以及“隙”的读音,“留恋、不禁、颤动、应接不暇”的词义。
2、 “鸟的天堂”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?
点拨:“鸟的天堂”其实是河边一株茂盛的大榕树,许多鸟在上面筑巢。
3、 再读课文,思考: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?分别看见了什么?
点拨:作者两次去“鸟的天堂”
第一次是在黄昏,着重描写了“天堂”本身——大榕树的奇特景象。
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,着重描写了“天堂”里的居民——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。
三、再读课文,体悟语言
(一)第一次经历,研读7、8自然段
1、默读,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。
(1)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榕树?分别有什么特点?从哪里体现出来的?
点拨:树根——深;树枝——多;树叶——绿。
(2)为什么枝干不可计数?作者是怎么描写的?
点拨:树木的特点是“枝上又生根”。枝上生的根“直垂到地上、伸进泥土里”之后就成了树干。
(3)“新的生命在颤动”指什么?小组交流。
点拨:指绿叶展示了全部生命力,体会明亮翠绿的树叶的写法,体会用语之妙。
(4)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?
点拨:作者由“远”及“近”地对榕树的大小,它的根、叶、干、枝的形状、颜色、大小等进行了描写。
2、有感情地齐读。
3、看课文插图,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榕树的特点。
(二)第二次游览,研读9—14自然段
仿照上一部分研读方式,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学,朗读之后提出疑问。重点放在与第一次经历的不同之处。
1、这次见到的景象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?作者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?
2、找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,分析鸟的特点。思考:作者为什么觉得 “应接不暇”?
点拨:通过对比,体会出榕树的静态美与鸟的动态美。作者用排比句和拟人句写出了鸟儿们在“天堂”里活泼、自由的生活,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。
3、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和中鸟纷飞的视频,感受从从静到动的壮观景象。
4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。为什么两次的经历如此不同?
点拨:去的时间不同,按鸟的作息时间来看,早晨热闹,黄昏安静。
四、拓展延伸,体会情感
1、你喜欢晨光里还是夜幕下的“鸟的天堂”?为什么?作者描写的与你想象的一样吗?
2、作者两次经历的心情有什么不同?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,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,学生互评。
五、课堂小结
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?如果鸟的天堂在我们这儿你会怎么做?学生交流汇报。最后得出结论:因为这里环境好,更重要的是,这里的人们保护榕树、爱护鸟儿。
六、布置作业
1、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,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,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。
2、仿照文中写法,写写我们家乡大自然中发现的美景
3、为保护“鸟的天堂”写一个环保标语。
七、板书设计
鸟的天堂
第一次:大榕树 树——大;枝干——不计可数
动静结合
第二次:鸟 鸟——应接不暇